从科技成果问世到有效转化,有一段高校院所和生产企业两头不愿沾的中间地带,人称“达尔文死海”。
如何让二者在“匹配”过程中少走弯路?6月7日,第二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杨凌分赛在陕西杨凌拉开战幕,这是杨凌积极发力,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两链”融合的进一步深化。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大赛现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在本届大赛中带来一项名为“一种吸肥流量测控一体化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技术项目,将目光投向节水灌溉并荣获本次大赛二等奖。
项目负责人赵航介绍,该项目技术优势是精度高、成本低,相比国外成本能降低1/3,有利于我国节水灌溉装置的开发研究和推广。
他说,该项专利可减少劳动力投入,减轻化肥对环境的污染。目前该项专利技术在温室、大田、果园都有安装,已推广之广西、湖南、宁夏等地。“其中,在乌兹别克斯坦中乌节水农业海外示范园投放的十余台装置能为当地年收益增加100万余元。”
这既是一场很好的实践,也是一次精彩的展示。
赵航说,项目通过钻研核心技术,解决了国内远程精准水肥装置精度低,国外装置价格贵的难题,为我国高标准农田建设中节水节肥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贡献了更大的力量。
高价值专利的培育和运用,已成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重中之重,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正是杨凌知识产权系统贯彻新发展理念,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增强经济竞争力,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重要举措。
△二等奖项目获得者合影留念(左二董剑辉、右二赵航)
同样荣获二等奖专利项目的陕西诺威利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董剑辉在分享“新型兽用生物制品研制及产业化”项目优势时表示:“该专利在抗原筛选方面具有核心优势和针对性,产品效果也优于同类产品。下一步将继续深挖研究核心技术,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打造产业链布局,把杨凌在专利技术研发方面的优势充分展现出来。”
△赵航做专利项目汇报
据了解,该获奖项目是集动物疫病检验检测、新产品研发、安全性评价、工艺技术研究等于一体的新型兽用生物制品研制及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目前,公司已累计申请专利120余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
科技创新无疑就是突破“达尔文死海”鸿沟的关键因素。那么,跨越“达尔文死海”的关键也就在于通过创新机制来架设好创新与市场之间的桥梁。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扎实履行国家使命,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区校协同创新,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创新链部署产业链。
据悉,第二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杨凌分赛,“以赛助研、以赛提质、以赛促转”,促进技术领先、市场广阔、优势明显的高价值专利项目就地转移转化,让高价值专利成果从赛场“走”向市场,为杨凌乃至陕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全媒体记者 李煜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