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参与乡村振兴
随着兰州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步伐不断朝前迈进,越来越多奋发有为的青年被这片热土感召着、吸引着、凝聚着,他们扎根兰州、筑梦兰州,在飞扬的青春中实现与城市的同频共振。
青年在科技创新中更有为
(资料图)
凝神望向大屏幕、快速记下关键内容、举手示意提出问题……近日,网易(兰州)联合创新中心举办了一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载体政策及高新技术企业政策宣讲培训,数十名青年科技人才通过认真参训,对科技相关政策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掌握。
在市政府的积极引进下和大力支持下,网易(兰州)联合创新中心于2021年入驻兰州科技创新园(C、D座),经过两年发展,已经成为兰州市科技产业聚集新地标,网易全国创新中心标杆园区。截至去年年底,共吸引聚集71家科创企业,为众多青年科技人才在此“大显身手”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为了帮助园区入驻企业和青年科技人才加速成长,网易(兰州)联合创新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包括大数据、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在线课程、网易前沿创新大会等多方面的网易科技资源赋能园区运营,帮助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研发效率、盘活数据生产力、加速数字化转型,为园区建设与青年发展创造了良好生态。
同时,还基于网易杭州研究院先进的数字和数万用户的服务案例以及丰富的产学研实践经验,相继建立省级综合类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普教育基地、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基地等,未来将积极对接高校共建实训中心、实战中心和综合中心,促进科技创新技术产学研成果转化和兰州青年加速成长成才。
网易(兰州)联合创新中心只是兰州加速建设高能级平台,打造青年人才“强磁场”的缩影之一。记者从近日市政协召开的调研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座谈会上获悉,兰州现已建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83家、企业研发机构49家、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3家(其中国家级9家),建成兰州大市场和兰州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为青年科技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城市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人才。青年专家郭鸿儒是一名理学博士,目前在兰州工业研究院从事理化分析研究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怀着对家乡的热爱,郭鸿儒在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毕业后,选择留在了兰州发展。多年来,他在基层科研一线从事与中药、农药等领域的理化分析研究工作,与他年轻的同事一起,用科技成果推动兰州焕发新活力。
青年科技人才潘艳芝2007年硕士毕业后,在兰州海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担任研发工程师、研发经理、研究院院长等职务,2020年6月,获西安交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多年来,潘艳芝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和创造性,积极参与重大科研项目研发,为企业和兰州能源装备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
聚焦人才、培养人才,才能使一座城市不断迸发出科技创新能量。随着《兰州市贯彻落实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等政策的不断出台,兰州“萃英计划”的系统推进,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申报项目工作的持续优化,兰州下足硬功夫、拿出硬措施,引领青年在科研路上逐梦远航。
青年在创新创业中更有为
走进位于城关区白银路的西部创客,能够看到数个与文化创意、电商直播和科技信息相关的公司分布其中。随手推开任意一间公司的门,满满的青春气息就会扑面而来,年轻的创业者们各司其职,在工位上忙个不停,一派蓬勃向上景象。
西部创客是一家集产业园区运营、创业孵化、教育培训、人力资源服务、科技成果转化、社群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创业服务机构,自成立起,累计孵化服务主要以青年创业者为主的小微企业200余家,带动就业5000多人,2022年园区整体生产总值达4.3亿元。
近年来,在省、市各级政府的重点支持下,西北创客先后被认定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级众创空间”,在推动在兰青年就业、搭建创业孵化平台方向发挥着带头作用。
在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如何让西部创客这样的创业空间拥有更多的发展机会,让创业青年遇见更能大展身手的舞台,兰州市不断思考探索,努力为满足青年多样化、多层次的发展需求提供更加优质的政策环境和社会环境。
印发《关于加快做好县区级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园区)培育建设工作的通知》,进一步细化青年群体创业扶持政策措施,启动兰州市“创业惠岗贷款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联合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兰州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进基地、进园区、进市场等“八进”活动,现场开展政策宣传、政策咨询、受理申报……一项项利好将创新创业融入兰州的城市建设,让青年引领城市的未来发展。
随着兰州不断回应青年诉求、响应青年呼唤,越来越多的青年被这座城市不断迸发的新活力感染着、激励着。金城“尕满福”品牌预包装牛肉面的创始人李旭明也是如此,目前,他带领着全部由青年组成的创业团队,通过直播带货,已能实现月销售额200余万的业绩,今年,他会更加努力,在兰州更有为。
“创业过程中,我们享受到了免费的场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的支持,兰州为我们放开手脚大胆创业保驾护航。”甘肃指针青创科技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安庆云感慨道,今年36岁的他在创业的同时,也作为创业专业导师带动越来越多的青年在兰州扎根。
“随着兰州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进程不断推进,我相信,年轻人会有更丰富的创业机会和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能发挥各自的价值和作用,为这座城市的繁荣添砖加瓦,推动青年高质量发展和城市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安庆云期待着。
青年在乡村振兴中更有为
青年有为、创新创业的故事并非只在城市书写,在火热的乡村舞台上,也能看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展现蓬勃的干劲、新鲜的想法和开放的理念。
年销售特色小麦面条15万箱,带动周边150余户村民年均收入达5万元……在皋兰县石洞镇,1992年出生的陈柏年是这片土地的“名人”,返乡创业8年来,他带动着乡亲使皋兰“禾尚头”小麦通过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生产推向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跑出了亮眼的成绩。
陈柏年是土生土长的皋兰人,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大学毕业后,就一头扎进了麦田中,用汗水浇注自己在黄土地上的创业梦想生根结果。“要闯出一片天地。”陈柏年说,开始创业时也遇到很多困难,但从未被吓倒过,他抓住当地“禾尚头”小麦品种的优势,与周围农户一道,蹚出一条农产品深加工的致富路。
为了实现科学发展,陈柏年赴广州、进乡村,跑农科院、访农户,像一个被上紧了发条的陀螺,硬是把所经营的兰州乡韵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一步步建成了县级、市级、省级甚至国家级示范社。由于成绩突出,他所在的合作社连续两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为优秀合作社,多次获得省市级表彰。
今年4月,陈柏年再次依靠禾尚头长寿面产品获得第22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所获得的成绩离不开省、市、县政府扶持与鼓励。特别是现在,更多返乡青年可以乘着兰州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东风,享受政策红利,引领乡村发展。”陈柏年表示,如今,他又把目光投在了预包装“禾尚头”小麦牛肉面的产品经营路径上,继续着“家富村富大家富”的事业。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了,他们施展拳脚,在乡村筑梦圆梦。
坐落在榆中县马坡乡马啣山北部山麓的哈班岔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颇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意境。在这个海拔2700米的小村落,有一群来自兰州的“80”“90”后创业青年,他们把梦想扎根于此,用自己的双手植梦于泥土的芬芳。
“务农也可以很时尚。”2021年,刘澎涛带着20余名年轻人组成了“一米田”创业团队,秉持创新、创意、创造的理念,他们在哈班岔村耘耕种有30余种蔬菜的自然田,将这些田地规划成一平方米大小的地块,城市家庭以支付租金认领的方式,既让他们在耕耘种植中体会田园风情,又能促进和带动附近农民增收。
刘澎涛有许多新奇的点子,他和“一米田”创业团队向“摊主”们发出邀请,带上自己的劳动成果,参加在哈班岔村举办的“家庭后备箱集市”,在这片“摊”开想象、万物皆可“摆”的乡村“营地”售卖物品。“我们后续还会举办更多有意义的田园活动,让哈班岔村重新焕发活力,带动整个哈班岔村发展。”刘澎涛说。
今年,兰州市将持续发力,为农村青年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平台,打造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基地,吸引大学毕业生、青年农民工等群体返乡创业,引导农村青年在“强县域”行动中勇担责任、贡献担当,将青年农民作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培育提升行动的重点实施群体,培育一批青年职业农民、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乡村振兴青年先锋”,营造更浓厚的青年干事创业氛围,为他们打通前往农村广阔舞台的通道。
青年在基层治理中更有为
“我要配色”“我来勾画轮廓”“我来配色”……三月底的一个周末,在城关区畅家巷社区,几名青年社工引导孩子们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个“小画家”。他们拿起画笔和颜料,分工合作,两个小时后,一幅充满童趣的绿色环保主题绘画作品跃然涂鸦布上。这类由青年社工参与的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的活动,每个月畅家巷社区都要举办好几次。
以“青年共建、青春共赴、社区共享”为引导青年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工作思路,除了发动青年社工,畅家巷社区还充分利用辖区内优质教育资源多、共驻共建单位多、青年人才多的“三多”优势,将社工委成员和共驻共建单位中的2000余名青年动员起来,不断构建夯实基层智力共享圈,让青年在社区的“个体行动”转变为“集体行动”。
城市治理离不开青年参与,特别是在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青年更能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为了给青年参与社会基层治理开辟有效途径,从2021年开始,团市委将实施“社区青春行动”作为引领服务青年健康成长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作为推进兰州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重要着力点,实现青年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有机融合和良性互动。
将青年之家建设成引领各类青年群体参与社区治理的重要阵地和组织依托;发展社区青少年志愿服务力量,将工作对象转化为工作力量;推荐社区青年、社会组织、青年人才和政治骨干参与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工作……在“社区青春行动”的持续推进下,广大兰州青年在融入社区、服务基层中成长成才。
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主导者”,郑媛在基层治理中崭露头角用了很短的时间。刚刚年满25周岁的郑媛家住草场街街道庙滩子社区,两年多以来,她以一名青年志愿者的身份多次参与社区组织的看望慰问失独老人、关爱困境儿童活动,以青春之力为弱势群体送去温暖。
随着时间的推移,郑媛萌生了在更大范围内参与志愿服务的想法。注册成为兰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一名志愿者后,凭着之前为社区居民服务的经验和敢想敢干的冲劲,很快,郑媛成为了全市众多青年志愿者中的骨干。如今的郑媛,既能想出新方法、又能独立带团队,她用专业的志愿服务为全市更多社区的基层治理注入了青春智慧。
皋兰县的许多青年,也同样开始带头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今年1月,皋兰团县委有了一次新的创新实践:聘任在校大学生担任镇团委及村(社区)团组织兼职副书记。41名表现优异的大学生通过选拔后,寒暑假线下参与所在村(社区)的建设、管理工作,返校后,则在就读地线上开展皋兰县文化旅游、就业创业和人才引进等政策宣讲,为高校毕业生和皋兰县用人单位牵线搭桥。
“兰州为我们搭建了深度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平台,我们将不断以村、社区作为发挥青年才智的新高地,带动周围青年各显其能,为兰州市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贡献力量。”兰州交通大学2022级学生施朱宜说。
责任编辑:张军
标签: